读书的日子,可谓波澜不惊。
自那日严力、张风两人被先生、家长接连惩罚、训斥后,他们便再也没有找陈景逸的麻烦,甚至大部分时间都在绕着走。
陈景逸自然乐得如此每日上课时认真听二先生传授知识,下了课也不跟其他孩子玩乐,偶尔会拉着黄锦一起埋头苦读读书是枯燥的,但也很有乐趣。
当方林带领大家读完《千字文》全文,陈景逸每日便开始了早晚各临摹遍《千字文》的生活。
刚开始,他的笔画还有些稚嫩,常常因为对书中的古文字不熟悉而写错笔画。
可日深月久,陈景逸已经能将《千字文》端端正正地写出来了,还一度得到了方林的夸赞,惹得其他孩童羡慕不已。
入学十日,方林已将《千字文》与《三字经》全部读完,接下来只要再让孩子们记住《三字经》里面的内容,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讲解这还是方林见陈景逸刻苦读书,特意提升的速度。
否则以严力张风这些孩子的学习态度,能将《千字文》背一半下来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这日上午,半个时辰的授课结束后,方林朝陈景逸挥挥手,对其说道:“陈景逸,你已入学十日,我观你勤奋刻苦,将课堂之事告知了大先生,现在大先生叫你到他书房去。大先牛吗?
陈景逸愣了一下,回过神看见方林眼里的鼓励神色,行礼后前往书房。
入学的这几天,除了刚开始,方鸿过来看了看,后面就没来过,也从不过问陈景逸的学习情况。
这让他心里有些奇怪,不明白对方怎么想的。
“咚咚。”
到了书房门口,陈景逸赶忙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,整理了下衣服才敲门:“老师,您叫我?”
“是景逸吗?进来吧。”
“是。””
走进书房,方鸿伸手示意他落座,不必多礼,旋即正襟危坐,问道:“景逸,听二先生说,你入学十日,就已经会背诵《三字经》了,为师将你叫过来正是要考教考教。”
“你,可有信心将两书全文背诵?”
“弟子可以。”
得知是这个原因,陈景逸松了口气,并当着方鸿的面朗声背诵起来: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……孤陋寡闻,愚蒙等诮。谓语助者,焉哉乎也。”
“好!”
背诵声刚落,方鸿便笑着拍了拍手,赞许道:“以你之天赋,十日内背诵《千字文》全篇,确实难度不大,为师见你一气呵成,很是欣慰。”
“另一本书呢?背到何处了?”
“回老师,学生也可将《三字经》全文背诵。”说完,他在方鸿期许的目光中,喝了口茶,随后继续朗声背诵。
果然,跟他说得一模一样,他能将《三字经》全文背诵出来,且没有一个错误读音。
方鸿下意识地就想夸赞对方几句,不过想到这孩子天赋极佳,入学之初也跟对方叮嘱过,便收敛笑容,正色道:“景逸,你虽能做到此事,但要知道其他四个蒙童,能如你一般流利背诵,除此之外还能默写,所以切莫觉得自己远超旁人,生出骄傲之心。”
“而且你来之前,二先生曾说你读书时笔耕不辍,经常一个人临摹《千字文》与《三字经》想来下了苦功夫。”
“但须知,闭门造车可做不成学问,就拿你的字来说……”
提到这件事情,陈景逸便有些尴尬地想钻进桌子底下,不去讨论。
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字与自己穿越前所学大为不同,但有些字在形状上面,还是有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
这就导致他在书写时,一不留神就会出错。
而且,他才拿了十天毛笔,上辈子是工科狗的他根本没练习过,写出来的字跟狗爬一样!
还好在此之前陈景逸都没读过书,否则方鸿一定会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写字方面的能力。
方鸿不知从哪儿弄来他写过字的纸张,放在桌上摊开:“读书重要,写字更加重要,且字如其人,但你的字……”
他神色古怪地看了眼陈景逸,叹息一声后从右手边拿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,放到陈景逸面前:“这本《竹里馆书》出自前朝大家韦潜之手,乃是他在自筑竹庐中,日常观竹、听风、煎茶的杂记,兼有几首五言小诗。”
“景逸,你将这本书拿回去,仿照其中韵味,仔细临摹。”
“若能将字练到韦大家的一半,便也可称得上是入眼了。”
尴尬归尴尬,陈景逸还是老老实实谢过先生,双手接下这本《竹里馆书》并言明日后以此书练字。
方鸿话里的意思很简单,你的字太丑了,而且有些心浮气躁。
虽说不懂这本书里面的字,但照着临摹还是有机会领悟作者本人情感,从而静下心来的,所以里面包含着练字与静心的双重任务
仔细想想,陈景逸发现自己这两天确实有些心急。
他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练习毛笔字了,可是看上去一点长进都没有,因此在临摹时难免会觉得烦躁,急切。
有了老师的教诲,陈景逸心中突然轻松许多,起身朝方鸿认真行礼:“老师,您的话我都记下了,多谢老师为学生费心。”
“大先生,学生有一处不懂……”
就在此时,私塾里两位秀才之中的一位,走了进来,入门才看见陈景逸在这儿,当即满含歉意地行了礼,准备退出去等候。
方鸿该交代的也交代了,便朝陈景逸点点头:“景逸,你先回去上课吧。”
“是。”
陈景逸知道这位老师整天很忙,需要亲自向两位秀才、数生课,还要批改课业,能抽出时间叮嘱自己已是不易。
可他不知道,整个私塾里的所有学生,都只能称呼方鸿为大先生,而不是老师!
听见秀才提出的问题,陈景逸摇头笑笑,加快脚步返回课堂。
一天天的学习生活,就这么平静且枯燥地过去了。
下学后走到大门外,陈景逸见陈景秀依旧来接自己,又想着这几日都没去冰铺,于是笑道:“姐,先不回家,我们去冰铺转转。”